温度和药剂的使用对聚合氯化铝混凝效果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8-01-27 09:01:36 浏览次数:430

温度对聚合氯化铝混凝性能的影响的原理较为简单,主要就是温度通过影响混凝反应的速率来影响混凝效果。大家进行了以温度和药剂投加量为自变量,处理后水的浊度为因变量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的范围内,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性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并且,结合药剂投加量的变化对水浊度的影响来看,在较低的水温下,即使加大了聚合氯化铝的用量。其混凝性能也难以得到提升,这主要是因为温度影响的是胶体形成的速度和最终的颗粒大小,而增加投放量,只能增加其最后的絮状体数量,而如果温度较低,这些絮状体也很难形成。所以,要想提高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性能,可以适当的提高水温。
药剂投加顺序对于聚合氯化铝混凝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PH的影响效果而实现的。矾和石灰是聚合氯化铝的两种基本原料,因为石灰属于碱性的物质,其对于水体的PH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性能,所以两种原料的加入顺序会对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实验中,大家在不同PAC投加量的情况下进行先加矾或者先加石灰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先加PAC再加石灰,先加石灰再加PAC的混凝效果更好,在其中,石灰不仅起到了调节PH的作用,而且因为石灰的溶解性较低,其加入水中后可以为混凝过程提供一个母核,加快絮状体形成的速度。
相关阅读:
- 上一篇:聚合硫酸铁的制备与应用
- 下一篇:聚合氯化铝单宁酸使用量的影响